一、車身:清洗干凈才靠譜 重要指數:★★★ 車輛在雨中澆透后,雨水除了會殘留在車身表面,還會流進車身下方縫隙當中;汽車在雨中行駛時,路面上的污泥也會濺到這些縫隙里面。當雨水與這些污泥臟物相遇后,便會形成粘附在縫隙當中的臟物,藏在難以察覺的部位。因此,車主在雨后可不能偷懶,應盡早將車輛清洗干凈,尤其注意將車門下側空隙、輪轂內的污泥等堆積物沖洗干凈,并保持這些空隙部位的干燥。
二、天窗:守好這道“頭頂關” 重要指數:★★★★ 選擇天窗的車主基本上是圖個“采光好”、“觀景佳”、“夠檔次”的境界,在雨后保養(yǎng)時,首先應清理粘附在天窗密封條上的泥沙或樹葉,檢查密封膠條是否變形或出現缺口,以防止雨水過量滲入天窗內造成車內漏水。其次是對天窗導軌進行潤滑。通常情況下,天窗導軌內會有充足的潤滑油液,但如果車主在雨天時沒有及時關天窗或天窗出現滲漏,讓雨水流入導軌,則會稀釋導軌上的潤滑油液,長期不注意的話會導致天窗導軌潤滑不足,影響天窗關閉的密合度。因此,每次雨后保養(yǎng)時,還要檢查天窗導軌的潤滑情況,及時添加潤滑劑。
三、車內:連接縫隙需留意 重要指數:★★★ 沒有天窗的車是否就能避免車內漏水呢?當然不是。隨著車輛使用時間的增加,車身連接處的密封膠條會逐漸老化,比如A柱與前風擋玻璃連接處這類部位,就會成為雨水重點關照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。所以,雨后保養(yǎng)除了注意車身外部的情況,也不要忘記檢查車內的密封狀態(tài)。
四、車燈雨刮:隱患藏于小細節(jié) 重要指數:★★★★★ 在大雨天氣中,車燈能給我們的行車安全提供極大的保障,尤其是穿透力更強的霧燈。車燈漏水與車燈密封有很大關系,因此雨后檢查時首先要留意車燈內是否有水霧,如果有的話,就要看看到底是車燈罩有裂縫還是邊緣密封條有破損了,并及時更換相關的部件。雨刮同樣是雨天行車中的重要部件,因此雨刮條的檢查也是重要一環(huán)。老化或受損的雨刮條都會嚴重降低刮水效果,無法將前風擋玻璃上的雨水及時刮干凈,在一片雨水蒙蒙的視野中駕駛,安全系數自然是大打折扣。
五、底盤:整體護理省不得 重要指數:★★★★★ 車輛底盤容易被銹蝕的部位很多,包括懸架、油管、油底殼、各種空隙部位等。給底盤來個清潔及防銹處理,是很不錯的選擇。雨天行車時,如果輪胎被銳利物扎破,通常比較難發(fā)現;剎車碟在雨天行駛時沾滿雨水,任其自行干燥的話,剎車盤上的銹點只會越來越放肆。因此,從整體角度看,底盤護理還應該包括輪胎和剎車盤,這兩項檢查省不得。
六、點火系統(tǒng):除濕干燥要及時 重要指數:★★★ 雨天之后,不少車主發(fā)現自己的愛車啟動起來有些吃力,甚至很難點火。遇到這種情況,多半是與點火系統(tǒng)潮濕有關。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,位于發(fā)動機艙內的點火系統(tǒng)內部溫度會相應地升高,當遇上雨天,車外的冷空氣與發(fā)動機艙內的熱空氣相遇時,便會在點火系統(tǒng)上凝結成水汽;若水汽不能及時蒸發(fā),便會影響點火系統(tǒng)的運作,導致車輛出現點火吃力的癥狀。 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困難,只需要在雨后保養(yǎng)中檢查發(fā)動機及點火系統(tǒng)的受潮情況,尤其注意點火系統(tǒng)接口處及管線外是否有水珠凝結,及時進行干燥處理就可以了。
七、進氣系統(tǒng):保持干燥不能忘 重要指數:★★★★ 發(fā)動機艙內最容易被雨水濺濕的部位是哪里?沒錯,就是位于發(fā)動機艙前方的水箱散熱網。被濺濕的散熱網若不及時作干燥處理,不僅容易沾上污濁物影響進氣和散熱,而且也容易被酸雨銹蝕破壞。還有一處需要及時干燥的部件,就是空氣濾清器。雨水進入空氣濾清器后,潮濕的空氣濾芯會降低空氣濾清器的透氣性能,造成發(fā)動機進氣量不足,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車輛運轉無力,繼而增加油耗。
八、油液:及時添加雨刮水 重要指數:★★★★ 有多少車主認為用自來水做雨刮水就可以了?或者在自來水中加些洗潔精DIY成雨刮水?其實,這也屬于一個用車誤區(qū):自來水無法徹底清潔車玻璃;洗潔精能起到一些清潔的作用,但是卻會腐蝕雨刮條,加速其老化硬化。我們還是建議各位車主在雨后及時為愛車添加專用雨刮水,保持前風擋玻璃的清潔和斥水性,畢竟在大雨天時指望雨刮獨撐大局有些不切實際,越刮越抓狂。
總結:按以上步驟操作下來,除去稍顯麻煩的漆面護理工作,大概只需花費三個小時就能完成一次雨后保養(yǎng),既能保持車輛外觀整潔,又能增加安全系數,一舉兩得。
|